丁玉强课题组揭示SATB1在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02浏览次数:78

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NDDs)是一类由脑发育异常引起的常见疾病,涵盖智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及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等。尽管NDD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已被证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2025626日,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丁玉强教授课题组在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上发表“A rat Satb1 truncation causes neuro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recapitulating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SATB1 mutations”,揭示了SATB1在大鼠脑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参与NDDs发生的调控机制。

转录因子SATB1Special AT-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1)在核基质附着区结合下游基因并参与转录调控,从而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数据显示,携带SATB1致病性突变的患者普遍出现神经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脑发育异常等NDDs的典型症状,但有关SATB1如何参与NDD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使用TALEN技术建立了SATB1基因突变大鼠,突变大鼠表现出神经发育迟缓、认知功能降低、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社交行为异常等行为学表型。细胞学分析发现脑内一种抑制性神经元SST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有趣的是,通过给予低剂量的抗癫痫药物氯硝西泮可有效改善突变大鼠的社交和认知行为。这些结果不仅系统揭示了SATB1参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发生的神经学机制,也为遗传筛查和临床治疗SATB1突变引起的神经发育障碍提供了新思路。

新生突变大鼠(Mu)出现身后体重增加缓慢和睑裂开启延迟。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胡志斌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丁玉强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实验中得到了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胡玲青年副研究员、宋宁宁副研究员和以色列海法大学Oded Klavir教授的大力支持,该研究得到上海市卫健委协同创新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张江实验室等的资助。